光纖這樣選,工程無煩惱

在監控系統中,光纖是所有連接方式中能提供最好帶寬性能的方式。在使用光纖傳輸過程中,圖像質量只受攝像頭、環境和監視器這三個因素的影響,而光纖傳輸系統可以將圖像傳到很遠的地方不會使信號發生變形,更不會減損圖像畫面的清晰度或細節。可以說光纖傳輸時監控系統的生命線。
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關于工程項目中光纖的一些知識。
1. 光纖的類型
按使用場合分:室內光纖、室外光纖、分支光纖、配線光纖。
按敷設方式分:自承重架空光纖、管道光纖、鎧裝地埋光纖和海底光纖。
按光纖結構分:束管式光纖、層絞式光纖、骨架式光纖、緊抱式光纖、帶式光纖、非金屬光纖和可分支光纖。
按用途分:長途通訊光纖、短途室外光纖、混合光纖和建筑物內用光纖。
按傳輸方式分:單模和多模,監控一般使用單模光纖。
單模光纖:只傳輸一種模式光信號的光纖,常規有G.652,G.653,G.654,G.655等傳輸等級分類,單模光纖傳輸百兆信號距離可達幾十公里。單模光纖只傳輸主模,也就是光線沿著光纖的內芯進行傳輸,由于完全避免了模式射散使得單模光纖的傳輸頻帶很寬,因此適用于大容量、長距離的光纖通訊,單模光纖使用的光波長為1310nm或1550nm。
多模光纖:能傳輸多種光信號的光纖為G.651等級,根據光模式分為OM1,OM2,OM3,多模光纖傳輸百兆 信號最遠傳輸距離2公里。多模光纖,在一定的工作波長下,有多個模式在光纖中傳輸,這種光纖就是多模光纖,由于色散或像差,這種光纖傳輸性能較差頻帶比較差,傳輸容量較小,距離較短。
2. 光纖敷設方式和要求
常規室外光纖都是以松套管作為纖芯的容器,為最常見光纖纖芯敷設方式;室內光纖常見為緊套式敷設;大芯數光纖的纖芯也有以帶狀方式進行組合敷設光纖纖芯。
光纖的敷設要求:光纖的彎曲半徑應至少是光纖外徑的15倍,在施工過程中應至少是20倍;布放光纖時,光纖盤轉動應與布放速度同步,光纖索引的速度一般每分鐘15米;布放光纖時,光纖出盤處要保持松弛的弧度,并保留緩沖的余量,又不宜過多,避免光纖出現背扣;光纖在兩端預留長度為5-10米;敷設光纖時應做好標簽,并填好收線記錄;所有光纖不應外露。

3. 光芯的選擇
纖芯數量時每條光纖中所含的玻璃纖維數量。
首先應該知道該層布線點的數量,算出交換機的臺數,交換機之間連接是堆疊還是不堆疊。如果堆疊,核心交換機是雙機熱備冗余的話,6芯就夠用了。如果不堆疊一臺交換機要4芯,交換機數量乘以4加上4芯的冗余,就可以了。(熱備份:同時都在工作狀態中;冷備份:備份設備處于待機狀態。)
4. 注意事項
光纖的選用除了光纖芯數和光纖種類,還要根據光纖的使用來選擇光纖的外護套。以下為注意事項:
(1)戶外用光纖直埋時,應該選用鎧裝光纖,架空時,可選用兩根或多根加強筋的 黑色塑料外護套光纖。
(2)建筑物內用的光纖在選用時應該注意阻燃、毒和煙的特性,一般在管道中和強制通風處,可選用阻燃和有煙的類型,暴露的環境中應該選用阻燃、無煙和無毒的類型。
(3)樓內垂直布線時,可選用層絞式光纖;水平布線時,可選用分支光纖。
(4)傳輸距離在2km以內可選用多模光纖;超過2km可選用中繼或單模光纖。
在工程的過程中基本通用的關于光纖的選擇方式就是我們今天介紹的這些,但是需要提醒大家的是,工程環境時復雜多樣的,各種問題都有可能會出現,這就需要我們在規劃和施工時嚴格按照布線標準實施,遇到問題,靈活分析。
Ps:友聯華是專業的工業通信設備研發、生產和銷售的廠商,但是我們不生產光纖,有光纖收發器來著,小伙伴如果有需求,可以關注我們~